2025-04-0710:08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新的一周開始了,小編帶你一起讀早報!
快來看看,最近一周凍品行業都有哪些事兒值得關注?
|企 業 動 態|
01
綠茶集團獲港股上市批復
3月28日,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發布關于綠茶集團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正式為其打開了港股市場的融資大門。根據備案通知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129800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綠茶集團近十年來實現驚人擴張,門店數量已經激增至如今的461家,翻臺率更是基本穩定在每天3輪以上。
(對數財經)點評:價格親民、菜品創新,還有餐廳氛圍,讓綠茶在港股餐飲中脫穎而出。
02
永輝超市將砍掉中間商
3年擬孵化100個億元級單品
近日,永輝超市董事葉國富在2025年度供應商大會上表示,永輝超市未來要堅持調改,今年將完成超200家門店調改。葉國富表示,“我們未來要聚焦核心大單品,3年目標是孵化100個億元級單品;聚焦長期主義,與核心供應商建立長期深度合作,首批鎖定200家核心供應商。我本人親自篩選,與供應商董事長一年見一次面,反對換一個采購換一批供應商。”
(澎湃新聞)點評:回歸消費者,回歸本質,陽光透明。
03
新希望一季度預盈4.3億-5億元
4月2日,新希望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3億元至5億元。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122.23%到125.85%。新希望在業績預告中表示,一季度豬價較去年同期略高,生豬養殖業務同比減虧。另外飼料業務量利同增。
(金融界)點評:成績穩步提升,步入正常軌道。
04
中高端火鍋湊湊2024年凈虧損3.5億
近日,呷哺呷哺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4年湊湊餐廳收入同比下跌了26.55%至19.48億元,經營虧損為1.82億元,凈虧損為3.53億元。實際上,自2022年起,該品牌就陷入虧損的局面,2023年營收曾止跌回升。而2024年,其凈虧損又大幅上漲260.20%。
在發布2023年財報時,呷哺集團就承認湊湊賣貴了,過去兩年,湊湊在降低客單價,但依舊比海底撈、慫火鍋貴。公開資料顯示,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誕生于1998年,2014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旗下主要經營呷哺呷哺、湊湊兩個品牌的火鍋餐廳。
(第一財經)點評:在這個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消費者的聲音不可忽視。
05
周黑鴨布局復合調味品賽道
近日,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四川申唐產業集團在武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四川周黑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周黑鴨嘎嘎香”系列復合調味品及方便速食產品。
這一合作標志著周黑鴨正式布局千億級復合調味品賽道,開創休閑零食+家庭餐桌”雙賽道驅動的新增長模式。
(周黑鴨投資在線)點評:助力公司抵御經濟周期的風險,更為長期增長注入新動力,加油鴨。
06
盒馬上線“健康生活頻道”
近日,盒馬上線“健康生活頻道”,通過簡化商品營養標簽、健康科普等方式為不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輕健康”指南。盒馬“健康生活頻道”,簡化近2000款健康相關商品的營養標簽,清晰標注不同商品的營養成分、能量等顧客普遍關注的信息,方便顧客決策、選購。
(新浪科技)點評:這波操作貼心,健康生活不用硬扛,跟著國家指南輕松走。
07
麥當勞北京、上海兩城上線京東外賣首周日均單量突破2萬
近日,界面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麥當勞北京、上海兩地部分門店自3月27日上線京東外賣啟動測試后,不到一周時間,其在京東外賣上的日均單量已突破2萬單。據相關人士測算,該單量水平已與麥當勞在其他外賣平臺的單量持平。
3月27日,京東官方微博宣布北京、上海兩城開啟麥當勞“限量搶30元餐補,免運費”活動,隨后麥當勞官方轉發并回復“麥當勞入駐京東外賣”。不少用戶在社交平臺曬出訂單,當季主打的新品脆雞漢堡免運到手僅需8.7元。記者前往京東App首頁“品質外賣”入口,發現該活動目前仍在線,每逢整點可搶“滿50減30”、“滿20減15”、“滿15減10”三檔餐補優惠。
(界面新聞)點評:紅包+免運費的雙重Buff,其他城市什么時候上線?
|行 業 動 態|
01
中方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34%
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4月4日,中方發出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文稱,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此外,商務部、海關總署同時出手,包括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等。
據悉,中國對美進口商品依存度最高的是運輸設備領域的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依存度達到50%,對美進口依存度超過20%的還包括動植物油、食飲煙酒、紙等。從金額維度來看,2024年自美進口商品中金額超過百億美元的主要集中在礦產品、電氣機械、儀器儀表、動植物油等方面。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本輪關稅戰,將對國內生豬養殖業和飼料價格產生多維度影響:如“飼料成本壓力加劇”“豬肉類進口減少與國內供應調整”。此外,據特朗普宣布的最新關稅政策,美國對中國羅非魚加征34%的對等關稅,使得中國羅非魚綜合稅率飆升至79%。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給我國羅非魚養殖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綜合整理)點評:關稅大戰何時了?
02
商務部披露進口牛肉保障措施調查最新進展
商務部4月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談到中國對進口牛肉發起全球保障措施調查時表示,中國調查機關將在規定的調查時限內,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客觀公正的裁定。??
何亞東介紹,應國內產業申請,商務部于去年12月27日對進口牛肉發起全球保障措施調查。中國調查機關嚴格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開展案件調查,進行信息披露,目前已完成發放問卷、召開聽證會等調查工作。
下一步,中國調查機關將依法審查核實答卷信息和評論意見,充分考慮各利害關系方評論意見,并在規定的調查時限內,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客觀公正的裁定。
(中國新聞網 )點評:限制進口牛肉勢必造成牛肉漲價,不限制進口國內肉牛養殖就會有“滅頂之災”,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03
西式快餐成增速最快小吃品類
近年來,西式快餐憑借豐富的產品種類與高度標準化的運營模式,在我國餐飲市場迅速擴張。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西式快餐市場規模達到2,975億元,同比增長11.0%,增速居小吃快餐各細分賽道之首。截至2025年3月,全國西式快餐門店數已達到32.5萬家,同比增長6.6%,預計2025年有望保持10%以上的市場規模增速。
從西式快餐門店的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以35.5%的西式快餐門店數占比位居首位,華南和華中地區緊跟其后。但西北和西南地區的門店增速更快,門店同比增速分別為14.3%和10.0%。從線級城市分布來看,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占比持續提升,其中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占比分別較2024年提升了1.6、1.5和0.7個百分點。
(紅餐網 )點評:西式快餐品牌正加速向下沉市場滲透。
04
凍品店突遭8噸大單竟是洗錢騙局
近日,武漢洪山區冷鏈市場的凍品商戶杜女士接到一筆蹊蹺的訂單——買家要求采購7.7噸凍貨毛肚,總價35萬元,并提出“不開發票”“不走對公賬戶”“定金轉賬后立即發貨”等條件。盡管對方爽快支付了1萬元定金并派車裝貨,但尾款支付時卻以“賬戶限額”為由拖延。
圖源 | 網絡
杜女士聯想到商戶群中民警宣傳的“天降大單洗錢”案例,果斷報警。警方調查發現,這筆尾款來自四川萬婆婆的養老錢——她正深陷電信詐騙,騙子將杜女士的賬戶謊稱為“安全賬戶”,誘導老人轉賬。最終,鄂川警方協作凍結資金并攔截貨物,挽回了損失。
警方提醒:商戶若被認定為“善意第三人”(即不知資金非法來源且無過錯),可免于追責;但是,若交易中存在明顯疏忽(如未核實買方身份、放任異常支付),則可能面臨資金凍結甚至法律責任。
因此,商戶們要警惕“三無訂單”(無合同、無發票、無對公轉賬),規范收款流程;遇“天降大單”時牢記“三查”——查賬戶流水異常、查買方資質、查貨物需求合理性。
(綜合整理)點評:遇到大訂單要小心,千萬不能成了詐騙分子的“白手套”。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