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09:26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編輯十一假期消費旺季,豬價也攀至新的高峰。
根據生豬價格網公布的數據,昨天,國內生豬價格再次全線飄紅,多達8個省份的豬價突破了17元一斤,特別是廣東地區,最高更是漲到了18.5元/斤的天價。
|探因|
豬價暴漲背后的4大“推手”
導致此次生豬價格全國持續暴漲的原因,有關專家認為,一是十一假期的消費利好刺激,二是全國性的缺豬,致使物以稀為貴。
為什么會如此缺豬?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分析,主要有4大原因。
首先,近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環保政策對生豬養殖的影響凸顯。各地紛紛制定了劃定禁養區和區內污染養殖戶搬遷計劃,層層加碼擴大化,一刀切。
正常情況下,生豬從出生到出欄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9月出欄生豬是3月所生,10月出欄生豬是4月所生。而今年3、4月份,我國能繁母豬數量呈現持續下降態勢,直接導致了當前的生豬價格暴漲。
其次,養殖散戶多,行業集中度較低,養殖效率偏低。截至2017年,我國養殖500頭以下的養殖戶數占比仍高達99.4%,500頭以上的養殖戶數量僅占0.6%,500頭以上的出欄數量占全部出欄數不到50%(約49.1%)。
再次,非洲豬瘟導致大批生豬受到感染。截至2019年7月,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余頭。
最后,我國進口豬肉量長期僅占國內豬肉消費的3%左右,無法有效彌補豬肉缺口,也是豬價暴漲的因素之一。
今年以來,我國雖加大進口力度,但仍無法彌補供給缺口。1-8月累計進口豬肉116.4萬噸,逼近去年全年119.3萬噸的總額。其中,5-8月豬肉進口當月增速分別為62.6%、62.8%、106.7%和76%。
隨著豬肉進口大幅增加,進口單價也在大幅提高,8月達到2.27美元/千克,較年初上漲31.6%,同比為36.6%。
從豬周期角度分析,任澤平昨天指出,本輪豬周期始于2018年中,已歷時1年3個月,根據2年左右的上升周期及本輪周期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過快下滑,可能要到2020年下半年迎來價格向下拐點。
部分資料來源:金融界、生豬價格網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
交易額10億